明明全世界幾乎中國製造 身在中國卻更讓人不安 初來乍到先逛日本超市 各式品類很有趣(價格遮住就好)
讓自己有隨先生外派東京分行的錯覺 第一週的牛腱肉533.3元 為想煮義大利麵而敗的篩子的可怕價格
好像真該開始精打細算(在這之前買食材沒看價格更可怕吧)
小區裡定期擺攤的菜販 現金可 支付寶微信付款當然沒問題 方式是掃(個人)或被掃QRcode(商店)都有
趁太陽還曬不到的時候挑新鮮 只敢試根莖類蔬菜 生肉、瓜果或更特別的還是不相信
遇到台灣食品展 可爾必思15元!張君雅小妹妹也是! 當初硬要帶幾包同事送的零食 忽然覺得自己富有
第一晚晚餐忘記留影 大概也是水煮款和一鍋湯之類的 變不出花樣就訂外賣"袋鼠美団"或"餓了" 都可以
萬年不變的水煮款上桌 一家人都愛喝湯 有它就算豐富 當然還有挺岑媽小隊長和
耳汝目染有樣學樣的妺妹:好喝! 湯湯好喝 這樣媽媽甘願繼續煮
天天煮開始想變化 熱炒類出現 當初像要搬到火星一樣的行李裡「林姓主婦」硬是塞進去
培根真是主婦的好朋友 玉米蛋花湯或炒高麗菜都靠它而厲害起來
第一次的蕃茄炒蛋紀念照 蕃茄拌糖蛋汁配塩就是完美組合
剩下的滷肉末隔餐炒甜椒 一塊塊的乾煎雞腿塊醃過韓國烤肉醬
大蔥、甜椒、肉末、洋蔥一起炒 有色也有味 挺岑媽小隊長指定還要再吃一次
蓮藕排骨湯初登場也要拍下來的 豬肉薄片沾甜辣醬算一道
可能是緯度高一點的緣故 胡蘿蔔黃瓜樣子偏細、長 沒有家鄉的肥、美
岑喜歡的娃娃菜 和 忽然想吃而學百度教法的鹹蛋苦瓜 還有 豆干
怕買到假貨有毒遲遲不敢下手 但 實在太想吃了⋯⋯
在家槳福跟著上海姥姥們買 她們推薦這款滷的好吃(它們躲在肉條中)
乾煎豆腐變成燴豆腐 一直出水 可能是豆腐種類不對 但岑岑還是大力支持 好女兒一個
中午和嘟嘟吃的更簡單 多是白飯或麵 水煮菜、肉片
日子過去 漸變成前一晚的剩菜剩飯 想趕快讓她午睡或早上出門晃晃不用急回家作午飯
兒童咖哩醬伴義大利麵和秋葵 兩個周小姐都能吃秋葵 多少解決媽媽擔心她們腸胃不動的問題
冰菜 莖葉上冰晶狀的顆粒讓人開眼界 最地道的是沾芝麻醬生吃 口感特別 脆但也說不出家鄉哪種相似
百度說冰菜來自非洲 上帝造物真有祂的創意 因為進口 一斤(500克)25元
愛動物的嘟嘟在活魚櫃前盧很久 現在會說話 : 看魚看魚看魚看魚看魚 講得媽媽神經衰弱投降
讓她再看很多下 最後媽媽得趕~回家做飯(敲手錶)
日子再多走一點 傳統市場也敢去 等週末有扛工一起 姊姊在家當褓母
共享車選擇很多 幾乎顏色(一家共享車商一色)用完了 岑爸怕我騎不遠幫租電單車省很多腳力
共享車的租用 : 下載app 押金99~299不等 租金幾乎不用 三不五時週末免費連假放送節日請客
假日的早餐有嘟嘟一起入鏡 魔都麵包價格高 不知道是不是小麥進口搞的鬼 手掌大口味一般戚風蛋糕 32
主婦偶爾發懶的外食 嘟嘟陪媽媽尋找武康大廈那天 還可以的牛肉炒飯配窗外就有的熨斗大樓
又是主婦發懶時間 帶小女兒找爸爸午餐 順便讓他請客
這種數字又是人超多國度才有的故事
「台灣」是賣點 牛肉麵滷菜也算能解想念家鄉味的饞
有些地方坐定後在用餐完畢前甚至結帳都可以不離座 這天 app點完餐聽到服務員說麵賣完.....
那30秒前點的湯麵還算嗎 服務員皺了一下眉 應該是想法子弄來
S形雙鍋 終於吃到台灣人經營的 "湊湊" 海底撈湯底、鼎王服務(沒有90度鞠躬)和春水堂飲料的組合
珍珠奶茶 他們的方塊牛肉好嫩 為什麼在貴松松超市買的都不是這樣
鴨血入味麻而小辣 第一次嚐試不敢點四川級
擺盤假掰 「手工摔打不加彈力素」 不寫就算了
一說明反而擔心起來 再用偶爾吃一次可以消化排毒沒關係拍拍自己
照片是兩家火鍋店組合 忘記誰是誰家 價格高自是難忘
店家送給寶寶的點心 嘟嘟看到雞很興奮但不敢動口 後來把雞倒著才開嗑
在西湖沒機會排到的「外婆家」
"我家就在西湖邊" 叫化子雞 排場很浮誇 服務員高聲嚷嚷端過來 配合著客人邊敲邊大喊吉祥話
杭幫菜口味算清淡 可以再去第二次
人多的國度餐廳排隊陣仗也厲害 門口兩三排候位椅子手機免費打印無料充電寶吃不完的零食飲料是常態
早午餐 媽媽睡不著很早醒等其他人起床 出門午餐早餐同時吃
餓龍是餐廳名 還鬧了在賣場二樓找很久的笑話
這裡的政令宣傳執行快且全面 前一週餐廳裡布置還有各自特色 七天後再訪⋯⋯
出現同款桌牌家家都有
不浪費是好事 卻總覺得礙觀瞻(只有我自己的吧) 背景小娃娃的臉頰肉好吸睛
每日五蔬果是赴任新職後的重點工作 這裡水果稱號多樣 口味感受因人而異
新鮮無花果還是混沙拉裡才出色 獼猴桃令人驚艷像是水蜜桃和綠奇異果接枝生產
季節性出棗子 超市路邊攤都買得到 價格走M型線 幸好沒跟路邊大叔買3斤10元這麼多
芭樂 喜愛的水果 離家後更是想念 在日本超市重逢很開心 支付寶扣款68後瞬時清醒
有些事就留在原點
答應自己要好起來 曬很多太陽 還有 從回到這裡開始